水果超市的“超级”隐忧
水果超市今夏的“超级”扩张和良好的效益,让许多投资者趋之若鹜。但水果超市如其它任何经营形式一样,并非只赚不赔,一样存在着风险和经营形式本身的不足。更何况,水果超市的形式在我市尚属新兴事物,其经营和发展还需要不断的完善。
隐忧之一:挑还是不挑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一些水果超市里的部分水果是不允许顾客挑选的,所谓“一撮子”有啥样算啥样。对于习惯了在买水果时挑挑拣拣的顾客来说,这是一种很大的挫伤。虽然水果超市的水果都很新鲜,但谁不喜欢优中选优呢?而在某水果超市,记者又发现买西瓜的时候,得到的回答是:“自己挑,好不好都是你自己的。”而在市场的水果摊上,买西瓜的时候小贩会热心的为你挑选好的西瓜,打开后如果不熟或者是“蒌瓜”,小贩们会毫无怨言的给更换。至于其它水果当然是任你挑选。
“这个水果不许挑。”“那个水果自己选,责任自负。”也许水果超市的经营者有其苦衷,但归根到底是一种经营手段的问题。回想十几年前,无论是国营商店还是游商摊贩,水果都是“一撮子”不许挑选的。
隐忧之二:销量与成本
减少中间环节的方式,的确减少了水果超市的进货成本,但水果超市的运营成本也较市场水果摊贩高了许多。而中间环节的减少,很大程度上仰仗于销量的大小。当销量难以保证的情况下,进货成本就会加大,这无异于雪上加霜。那个水果超市敢保证自己的销量永远“长盛不衰”呢?
隐忧之三:季节与销量
与许多塞外城市相同,阜新是个冬季长夏季短的城市。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,水果消费的季节性差异在逐渐减小。但季节性差异依然存在。更何况每到秋末冬初,很多单位作为福利,会给职工发放苹
果等水果。这种季节性的差异对水果消费刺激依然存在。
隐忧之四:地域与竞争
虽说今夏水果超市一家接一家的开张,但其竞争尚未达到高潮。从目前水果超市的布局上看,每家超市完全可以占有其地域范围内的顾客。一旦在其地域范围内出现第二家水果超市,如何让自己站住脚跟呢?大多数水果超市的经营者还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。
隐忧之五:业态与经营
业内人士介绍,所谓“专卖”是一种零售经济中的标本业态形式,其内涵构成要素是供货、服务、规模。比如,专卖形式要求经营者必须具有统一供货渠道,以保证货品质量,同时在服务上专卖要求达到一定水平,如售后三包、免费包装等。
从记者采访到的情况看,我市大多数水果超市的经营尚未达到这种“专卖”零售业态的基本要求。如此分析,水果超市以其业态形式存在的经营优势微乎其微。